本文根据原著小说创作,电视剧情节可能会有改动。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没看到前面4章的宝子,点上面链接
01 张扬的路晨
来到操场上,几十条军犬,归晓吓得后退。
-怕
-还行,就是猛地看到这么多有点发怵。
路炎晨抿嘴笑,归晓最可爱的地方就是“嘴硬”。
路炎晨用手在唇间,打了个特响的哨子,那些狗都兴奋窜过来,归晓吓得尖叫。
路炎晨抱住一条军犬,归晓也摸摸它的头,手心都被舔个遍。
他带着一群军犬进入训练场,就像狼走荒原,鹰翔高空。
乖戾张扬。在这一刻,她才意识到路炎晨骨子里的样子。
匍匐过网,翻身跳高板,高空软网……过泥塘,过火障
归晓的心也跟着揪起来。
秦明宇在泥塘边点火,一个又一个连起来。
-秦明宇,你不怕路队上来抽你啊
--别逗了,他没事就给我们点这个,今天嫂子在,还不可劲儿讨回来
一个个大笑,在旁边看热闹。
-嫂子,别担心,就是饭前小菜。
如果她见到山地,野外,空基,陆基的渗透训练,估计要夜不成眠了。
路炎晨却玩得兴起。
(好期待这个高燃场面)
涂药膏时,军犬也跟着,一路追,呜咽了几声不肯离去,路炎晨淡笑踢它:不嫌丢人
狗狗才追上自己的同伴。
晚上,秦明宇和班长又过来蹭饭,才算是真正的告别了。
第二天早上,两人吃包子喝粥,看到路炎晨短发半湿着,归晓拿着毛巾给他擦,把班长给看的热泪盈眶。
路炎晨有点好笑,平时都是他伺候她,没想到这次这么贤惠。
陈队也特意过来告别,见了一面。
见到归晓,却说见过。
挺远的一件事,没想到大队长还记得。
他们这些人,有时候记性是真好,有点儿稍不对劲的事,哪怕发生十几年、二十几年了还能印在脑子里。
可有时他们记性也差,好些人救过老乡,到被人认出后再回想,自己都不记得。
比如,汶川地震数万人被调往震区抢险救人,除了一身军装,谁还记得谁的脸?
如果不是路炎晨说起,归晓都不知道,他们曾经离得这么近。
那次国际经济论坛,归晓觉得没什么特别,却不知有一群排爆专家,翻找着每一寸草坪,甚至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路炎晨远远地看见归晓,内心却很难平静下来。
他的异常被陈队发现,那双眼中有太多的感情,多到他自己都没预料。陈队顺着目光发现了归晓,印象非常深刻。
倒计时二十五分钟,路炎晨在洗手池一遍遍冲洗着脸,让自己冷静下来。
五分钟后对讲机响了:草坪发现可疑物品
路炎晨没来得及套防爆服,拿上工具就趴在草皮上,一点点拨开泥土。
他的任务只有一个,解除危险。
如果解除不掉,那些奔跑的人群都可能被炸得四分五裂,包括归晓。
他的精神高度集中,却又不得不想后果。
万一他被炸的四分五裂,拣尸体时,会不会被归晓看到。
幸好,一切都没有发生。
三分钟后,危险解除。
会议照常,参会人员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结束后, 她回她的北京,他去他的边疆。
有些职业的荣耀,注定要被深埋,因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保密范围内。不能宣传,不能报道。
曾经,她被路炎晨真实地用命守护过,而她并不知道。
秦明宇一句话总结:
有缘啊嫂子,你和我们路队真是几辈子的缘分。都说两人要在一块,总要有些缘分证明,这就是。
班长也来添猛料。
我kao,我记得,那次支援回来,几个中队的人吃饭,路队代表我们队出节目,吹口琴吹哭不少兄弟。那是我这辈子唯一一次听路队吹口琴啊,那时候刚来没多久还不了解,还想着这中队长可真铁骨柔情,以为是想嫂子了呢,后来一问,原来光棍一人。我又给自己找理由,那路队一定是多年没碰着优秀女性,思春了,谁想到,还有这后话......
那首《在他乡》一句“我多想回到家乡,再回到她的身旁”唱红了多少战士的眼。
路炎晨的小秘密都被翻出来了,脸上有些挂不住。
临别时,路炎晨狠狠拍了下班长的头:
--别混个缺胳膊少腿,回去了讨不到老婆
--路队,我不就揭露了你想嫂子的那一面吗? 至于拍这么狠吗? 放心,等我荣归故里,绝对找个比嫂子还漂亮的。
--走了
路炎晨丢下一句话,利索上车,不再多说一句。
很多队员自发到车边只为再看一眼,没敢多废话。
归晓有些不忍,路炎晨却戴上墨镜,一踩油门离开。
-- 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兵。该说的,当初走的时候就说完了。
大门口两名哨兵双双军礼告别,路炎晨也还了个板正有力的军礼。
血还是热的,在流淌,心还是活的,在胸腔。
大好河山,你我守护,此一生所向,无须告别。
(看文字我已经被感动到落泪了,期待)
路炎晨的出境报告没批下来,户口本的事又起波折。
秦小楠的妈妈爽约,没有送过来。
最终没办法,秦明宇硬着面子“特事特办”,给秦晓楠开了新户口本,上面就他一人。
两人办完事回京,孩子还是接到归晓这里念书。
两人准备筹备结婚了, 因为一开始就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越快越好。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两家的问题。
(未完待续,见下一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