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热点 聚焦 探测 工具 行业 公司 行情 市场 招标
您的位置: 首页>滚动 > >正文
2023-05-27 22:59:09 来源:哔哩哔哩

公元前 140 年(刘彻登上皇位第二年),霍去病出生在汉武帝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府里。他的母亲卫少儿是公主府里的女仆,父亲是平阳县一个地位卑微的官员。由于他的姨母卫子夫被汉武帝带入宫中并成为皇后,霍去病也变成了汉帝国的皇族成员。他的舅舅正是汉帝国高级军事将领卫青。16 年之后,他肩负起了汉帝国打通河西走廊的使命。


(资料图片)

开始反击匈奴

汉帝国与匈奴的生死缠斗仍在持续进行,匈奴每年侵扰汉朝的边境,杀掠汉朝的官员和百姓。

国家实力已强盛——经历了几十年的积累,汉帝国的国力已达到最强盛的时期。面对匈奴的一再挑衅,汉武帝终于下定了全面反击的决心。从公元前 129 年开始,他先后发动了几次战役,解除了匈奴对汉都城长安的威胁。

掌握重要的信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关于河西走廊及广阔西域的信息,也极大地激发了汉武帝向西拓展的信心。

夺取河西走廊的必要性

匈奴将生活在河西走廊的月氏部落驱逐后,匈奴单于把走廊东段封给了休屠王,西段封给了浑邪王。通过这条走廊,匈奴王朝 向西可以控制西域诸国, 向南可与羌族结成对抗汉朝的联盟,对汉帝国西部地区构成严重威胁。

假若汉帝国能夺取河西走廊,就能 解除匈奴从西方对中原腹地的威胁, 斩断匈奴与羌族部落的联盟,大大削弱匈奴的势力范围,斩断匈奴的右臂, 打通前往西域的通道

霍去病 —— 骁勇善战的杰出人才

霍去病在少年时代就喜欢舞刀弄枪,从小耳濡目染的都是关于秣马厉兵的风云战事与帝国战略。“酷爱军事,善骑射”,汉武帝很喜欢他,让他做了自己的近臣侍中,还曾想亲自教授他孙子、吴起的兵法,但霍去病以“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为由推辞。

活用兵立战功——公元前 123 年,大将军卫青率十万大军与匈奴单于主力对决,17 岁的霍去病以骠姚校尉的军阶随队出征。在其中的一次战役中,初出茅庐的霍去病率领八百骑兵孤军深入,立下战功。汉武帝赐封霍去病为“冠军侯”。霍去病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束缚,不按常理出牌,使用的轻骑兵快速突袭的战术,正是汉武帝所期待的。

马踏飞燕——位于河西走廊武威市的雷台汉墓,是“马踏飞燕”的出土地,1983年,“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这匹青铜铸成的骏马,从两千多年历史的硝烟中 奔驰而来,它三足腾空、右后蹄踏一飞鸟,鬃毛飞扬、飘逸灵动,汉帝国纵横千里、万马奔腾的激情岁月在河西走廊上留下了它的见证。

提高骑兵作战优势

匈奴的军事优势在于骑兵,骑兵的关键在于优质战马,这是汉帝国所缺乏的,也正是汉军常常被匈奴牵制的重要原因。

当刘彻登基时,大力发展优良战马便迅速成为重中之重的国策汉朝的军队开始了职业化进程,不再是平时耕种、到战时才征召的农民。骑兵战术也在与游牧民族不断交锋中逐渐成熟。在帝国丰盈的财政收入保障下,骑兵数量也急剧膨胀,一度竟拥有甲兵 45 万、军马 60 万匹,相当于中国现役部队总兵力的五分之—。

河西战役

基于打通并有效控制河西走廊的战略意图,汉武帝决定发起河西战役。初战告捷的冠军侯霍去病,成为汉武帝突击河西走廊的首选。

乌鞘岭位于甘肃中南部,是河西走廊东端的起点,平均海拔3000米,两侧的山势在这里开始收缩。

第一次河西之战——公元前 121 春天,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独自率领一万骑兵出征匈奴。从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的霍去病,率部急速转战 6 天,连续扫荡了匈奴五个部落。抗拒者以武力征服,降服者则予以安抚。而后霍去病越过匈奴人放牧的天然草场焉支山,连续疾进 500 公里,斩杀了匈奴折兰王、卢胡王,歼灭匈奴军近万。惊慌失措的匈奴休屠王和浑邪王率残部逃走,霍去病追击到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才收兵回撤。霍去病骑兵闪击战术首次正规试验,结果大获全胜!

这次河西作战,虽深入匈奴境内近 1000 公里,大军贯穿整个河西走廊,但由于只有平推,没有聚歼,使休屠王和浑邪王逃之天天,没能达成围歼匈奴主力的既定目标。

第二次河西之战——作战计划:经汉武帝与霍去病长谈,一个新的作战计划成形 ,为了迷惑敌人,由老将公孙敖率军从东面进,吸引匈奴的注意力,霍去病趁机绕道闪击匈奴后方。同时,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各带一路人马,分两路纵队切断匈奴援军的路线。如果计划顺利实施,霍去病和公孙敖将在河西走廊会师,形成东西夹击,彻底聚歼休屠王和浑邪王部落。

作战开始:公元前 121 年夏天,汉武帝下达了出击的命令,汉帝国的军队按预定作战行动从 3 个方向出发。匈奴单于也派出数万骑兵南下,快速进击代郡、雁门,分散汉军兵力,以期达到汉军不敢放手全力攻击河西走廊右贤王部队的作战目的。霍去病率领经过严格挑选的精锐骑兵,向西北挺进,渡过黄河,跨越贺兰山,横穿大漠,至居延泽,再由西北转向西南,长驱深入达 1000 公里,按照计划绕到匈奴军队的后方

原计划出现变化:公孙敖部由于在行军中迷失了方向(队友太坑了!!!),未能按预定的计划和霍去病会师,这令霍去病的奇袭之师突然陷入困境。此时,他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罢兵而归,要么全部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河西歼敌的重任。霍去病决定铤而走险,向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的部队侧背发动攻击。

匈奴人没想到,他们防线的背后会突然遭到袭击。措手不及的匈奴主力部队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遭到毁灭性打击。

焉支山是祁连山的一条支脉,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山丹县,早在两千年前,匈奴人就在焉支山下这片天然的草场上饲养良种战马。今天这里仍然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二大的马场。

河西之战后,霍去病的大军接收了焉支山下的天然的草场,汉帝国有了理想的军马养殖基地。高原环境培养出的马匹质量,远远超过中原马。

被霍去病击溃的匈奴唱着悲凉的歌退出祁连山牧场,“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战后赏罚:汉武帝刘彻下诏表彰霍去病的战功,霍去病向汉武帝上奏“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张骞、公孙敖均以不能按期会合,叛处死罪,后以财物赎免,贬为庶人李广则功过相当,未得封赏。

未完待续。。。。。。。。

标签: